军队营销第十三章
角度构建“优势”
★ 角度凸显产品的某一特点,凸显的特点产生的光芒掩盖了产品的缺陷,使得产品熠熠生辉,凸显的特点迅速转化为优点,这样一个普通的产品就神奇般地变得璀璨。
一、 角度实现产品“与众不同”
案例:
通过上述这些成功品牌的运作路径,我们能得出什么启示?
★ 他们从不同角度来阐述产品,使得他们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与众不同,他们找到了恰当的角度实现了与消费者的对接,这些角度凸显了产品的与众不同,凸显了产品的价值。
★ 角度凸显了产品的“与众不同”,“与众不同”决定品牌的命运,这就是品牌角度的力量。
★ 角度凸显一种不同,从某一角度凸显产品差异,并将这一差异放大,放大再放大,重复重复再重复,当这一差异被放大和重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消费者心中产生了质变,形成了产品的“唯一性”。
军队营销第十四章
“角度制胜”而非“优胜劣汰”
★ 成功品牌和不成功产品之间的本质运作差异是:品牌产品从某一角度凸显了某一个差异,实现了产品的“与众不同”,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信任,而不是产品本质上有什么优劣之分。
一、 角度就是竞争力
★ 独特角度引起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只有消费者关注了产品,才容易在众多的同类产品中被识别。
★ 你也许会问:有些产品在运作中也找到了类似的“差异”为什么还没有成功?那是因为仅仅有差异还不够,还必须不断放大,不断重复。
★ “差异”被不断放大,才能引起消费者足够的关注,“差异”被不断地重复,才能使得消费者“坚信”。
★ 放大和重复的力量是无坚不摧的。
★ 产品找到了差异,却放大的不够,重复的不够。
★ 没有角度就没有差异!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就变得非常困难,消费者总是试图找出产品之间的差异,或找出它们自己认为的差异。因为消费者必须给自己找到决策的依据。
二、“特色凸显”等于“优点凸显”
★ 因为在消费者看来,“特色”往往代表“优点”,而是优点的累加,这是消费者认知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机理。
★很多人没能明白这一机理而拼命追求制造所谓真正品质更好的产品,在实践中结果是惨淡下场。
军队营销第十五章
角度与反木桶理论
★ “反木桶理论”绝对不是将自己变成一位“全能的人”,而必须具有自己的角度,属于差异凸显。
一、“差异凸显”与“反木桶理论”
★ 木桶理论使用前提是那些已经成功的人和公司。
★ 反木桶理论:后进者要有所突破,不能没有致命的差异
★ 弥补不足最多成为一位正常的店,而很难成为一位成功的店,正常的店和成功店是两码事。
二、突破者必须有角度
★ 作为进取者,后来者,我们妄想成功,就必须找到自己的优势,而不是试图把自己变得很完美。也就是说,后来者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在于是不是能有效地利用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克服弱点。
★大部分的零售店总是致力于相反的方向,他们总是忙于克服弱点而非发挥特点。
★最佳业绩只会出现在优势的方面,而不会出现在弱点上。
★去掉弱点并不意味着就会产生优点,尽管很多人都认为如此,可是大部分人还是努力去克服弱点。
★一旦忽视了利用优点的原则,造成的管理失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弥补,而这恰恰是中国的教育和企业管理中最大的误区。
★在营销竞争中,后来进取者的有效策略是找到足以成功的优势,而不是试图将自己变成一个完美的企业。
★消费者眼中的“优势”往往就是营销中的“特色差异”,这就是差异凸显实现品牌认知的机理所在,这也正是品牌运作的奇妙智慧所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