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律因素
品牌企业产品在目标国市场上的定价必须符合当地法律上的要求。一个国家关于商品定价的公共政策主要集中在对消费者有潜在危害的四个方面:价格操纵、价格歧视、欺骗性价格和掠夺性定价。价格操纵。在有些国家,通过合谋来操纵价格是非法的,销售商在制定价格时不得与竞争对手事先协商;价格歧视。即对于不同的零售商制定不同的价格;欺骗性定价。
(2)、消费群体的需求因素
品牌在目标国市场的定价不仅与品牌质量有关,还与品牌在当地消费者心中的定位有关。因此,企业在进入一个市场前,必须测定当地消费者对自己产品的需求情况。大多数国际品牌企业都试图测绘出其在目标国市场的需求表和对自己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在通常情况下,需求和价格之间是成反方向变化,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低(或反之亦然)。但对于名牌商品来说,需求曲线的斜率有时候大于零。
(3)、竞争对手因素
对于每一个目标国市场,公司需要将自己的成本和当地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自己是处于成本优势还是成本劣势。同时,公司也需了解竞争对手的质量和价格。公司需要派出相关人员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调查,获得竞争对手的价格表,并购买其产品进行拆卸比较;公司还可以询问购买者对每一种竞争对手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的看法。一旦公司了解了竞争对手的质量和价格,就可以将它作为自己定价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