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用的非常好,我认为的是目前的网络销售、推广,已经或者即将处于一个“冰冻”阶段
感觉付出了很多(时间,精力,人力,财力等等)
为什么还是没有效果或者收效甚微呢?
经常会和三两个网络上面的商友探讨这些,大致就总结出来这几点:
1 经常更新。 按照搜索引擎的习惯,在某一个指定的群里里面,最活跃的肯定是非常受欢迎的。
2 尝试着找出最适合你产品的关键词。 例如:产品前面加上你产品销售的区域、品牌、或是产品优点(特点)
3 产品/信息的分类。 网站/旺铺,其实取到的作用就像实体店面一样,商品琳琅满目,有条有理的,试想一下这样的环境必定能提高顾客的购买欲望。
4 持之以恒,坚持一定会有收获! 还是联系到实体店面,不说一年365天,总会有360天要人在那边守着,总是看不到人的店面,估计都会少人关注吧!
5 积累学习
以下是回应本周话题【每周话题】你怎么理解“破冰”?的,针对自己目前所做的一些网络推广,我还有几点想补充一下
发布的供求信息很多,但收到的反馈很少;
先考虑下是不是信息上面出现了什么漏洞,关键词的设置、标题、内容 等等是否符合该平台的要求,还有就是 旺铺本身的活跃度,旺铺需要定期不定期的小幅度的“改版” 有变化就行,还有就是有事没事呵所用平台的客服人员聊聊···
坚持更新信息,询价的不多,成交的更少;
同上面的一个有点小冲突,询价多,成交少 就得从产品本身考虑 是不是产品的渠道不够好?是不是没有达到客户的需求、人家就需要价格第一的产品??当然本着长期互惠互利的原则,首选的是质量 这样“回头客”才会越积越多···
坚持关注商友,但能发展成生意上合作伙伴的很少;
呵 这个我以前也有这么个误区,在商界 认识一个人的目的就是要和人家做成生意。但是不能过于急功近利,茫茫人海,三两知己就不错了。 让人家记得你是做什么产品的就行,平时多在其他方面去关心别人就成!
个人前段时间碰到了这样的一个案例:
某B2B商务平台的业务人员,本意就是像我推介他们的收费会员,但是从头到尾人家就没有提过这回事,而是让人感觉特别亲切! 一次又一次的询问在他们的平台上面有没有碰到什么难题,还有就是教我一些发布产品、供求信息的技巧,怎么样才能让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发现我,最后录用。 就这样几次,本来是心知肚明,知道他们是做收费会员的,还是忍不住去打听收费会员的相关资费,享受的服务,等等
可以算得上很有方法的一个销售人员了,让客户主动有欲望想去了解你的产品,能不算销售高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