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东商城一改以往“不计成本”的销售模式,发布公告设定39元免运费门槛,终结了已经持续一年多的“免运费”时代。对此,一部分喜欢网购的网友忍不住抱怨,电商提供的免费服务可能越来越少了。是收缩成本“过冬”的迹象,还是理性的回归?也许,表面繁荣的电商市场背后已经危机暗涌。
物流成本高令电商“好人难做”
11月22日下午,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一条留言:“今晚我要挨大家骂了!唉......”,正当大家猜测纷纷时,京东商城晚上7点发布配送政策调整公告:从2011年11月25日起对金额不足39元的订单收取5元运费。
今年以来,民营快递集体涨价,不少电商感叹,配送质量较高的第三方物流太贵了。据一位电商高管透露,顺丰对电商的快递费,全国平均下来是22-25元钱,同城快递是15元,异地是25元以上:“如果顺丰的服务价格能够降低30%-35%,我还可以能够接受。”
第三方物流的成本的高压力使得各大电商开始自建物流。京东、好乐买、苏宁易购、卓越亚马逊、国美商城等各个电商早已拥有了自己的物流系统。目前,京东的配送人员近2万,有72%的订单实现了自主配送,其在全国各地的仓储中心加起来达到50万平方米。未来5年内,京东还将耗资200亿元-300亿元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四个城市发展物流。
对于京东这样平台电商来说,能够利用规模来摊薄其物流成本,但是对于垂直类的电商来说,规模还是一个难以触摸到的门槛。而自建物流的电子商务企业也在感受成本上涨的压力。
业内人士预计:由于物流和推广成本的上升,电子商务行业运营空间被挤压。这意味着电子商务领域的门槛逐渐提高,竞争将进一步加速,资金链紧张的商家可能成为行业“洗牌”的牺牲品。
派代网分析师李成东表示,目前京东订单处理能力和仓储能力都严重不足,现有资源跟不上业务的发展速度,京东已经出现了满负荷运营。“京东仓储中心现在24小时无间断运营,平时两班倒,促销时候三班倒,物流配送也运力不足。”
免运费为何卡在39元?
自去年开始,“全场免运费”被京东、当当、卓越等三家电商用来大打图书价格战。随后,“全场免运费”渐渐成为B2C电商的标配,各类电商纷纷咬牙跟上,好像做不到全场免运费都不好意思叫B2C。
但是和3C数码产品不同,图书和百货的客单价均比较低,更低的客单价意味着不得不分散出相当部分的物流配送精力投入到数量不菲的低价格订单上。
在京东上,39元以下的订单很大一部分是图书和小电子产品。图书的平均客单价是25元,毛利率约在15%-20%。这意味着每送一次图书,毛利只有5元钱。而小电子产品的毛利更是只有5%左右。
仓储物流本是按照每个包裹来算的,和客单价并没太大关系。这样一来,客单价低的订单,电商的那点毛利都全贡献给物流公司。对于客单价小的订单来说,毛利润几乎被快递费吞噬完毕。订单越多,亏损就越大。
李成东认为,加收5元快递费只能平衡北上广等。北京物流成本每单5元计算,去年京东物流配送成本至少为1.45亿元。这个数字很可能只是物流费用的冰山一角。何况平均5元仅仅只是北京三环内的配送成本,也就是最低物流配送成本。如果考虑到五环以外或者外省市的仓库调拨等状况,配送成本将达到10~15元。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电商之间频频发起“免运费”等物流大战,实际上是一种“赔本赚吆喝”的方式,会给企业自身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不是长久之计。
中国快递资讯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39元的门槛以及5元的配送费用是京东商城根据自身情况计算得出的,这一收费对京东商城而言相对合理。
回归赚钱本质 胜利就在明天
物流配送已经成为衡量网络购物服务的重要标准。在目前绝大多数电商还在使用第三方物流配送时,京东商城的自营配送体系已经覆盖70%以上的订单。
目前京东已经在183个城市实现自营配送,提供上门自提、货到付款、POS机刷卡和售后上门服务,并在22个城市开通了“211限时达”服务,目前京东自有物流配送量占70%。此时京东将低单价的订单砍掉,将有利于资源倾斜到优质订单和优质客户。
实行收费政策后,京东在服务上也将会随之跟进,京东公告称,预计在2012年京东将在超过300个城市实现自营物流配送,“211限时达”服务城市将增加到35个左右,核心区域做到一天三次配送。这次调整配送策略,也被业内认为是京东缩减成本的一项举措。
此前,乐淘网CEO毕胜在中欧商学院演讲时,对电子商业大倒苦水,在将物流、退换货、广告等所有成本公布的同时,称电子商务行业表面繁荣,但其实是严重的赔钱赚吆喝,是一种完全不赚钱的模式,呼吁同行冷静下来回归生意的本质,就是赚钱。对于毕胜的观点,京东商城CEO刘强东认为“句句都是实话”,但刘强东同时也表示,“困难总会存在!行业终将迎来光明!现在电商就处在老马(马云)说的明天晚上!再坚持五年,就会到达后天的!希望同行们不要灰心。”
<--pagelist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