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多数去超市购物的消费者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经过新鲜出炉的
面包架时总会被扑鼻的香味吊得食欲大增,即使原先并不打算购买,也会在“馋虫”的驱使下不由自主地买上一些。对于大型超市在卖场里现场
烘烤面包、做熟食,绝大多数消费者会认为这是超市为了“新鲜”才这么做的,然而实际上,这却是精明的商家们采取的一种特殊促销手段。
超市现烤面包有玄机
不管是一些大型超市或是面包房,人们都会发现香味扑鼻的面包一出炉便被直接摆放在敞开的架子上供顾客挑选,而那些制作精美的蛋糕则会被放进剔透的陈列柜中。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摆放方式即不是随意而为之也不是商家们的默契,这其中其实是有学问的。“面包的香味和
蛋糕的造型都是能调动消费者购买欲望,这些嗅觉和视觉上的刺激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力。”为了证实这一说法,记者来到了南禅寺内的易买得超市随机采访了几位正在购物消费者。市民
马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在超市购物时闻到烤面包的香味时常会产生饥饿感,即使原先没打算买也会经不住美食的诱惑买上一些带回家。许小姐的观点也是大致相同,“下班后来超市买菜一闻到面包或是烤鸡的香味就感觉更加饿了,有一次实在饿得不行,还没等结账就先抓起个面包啃起来了。”
某
商场地下超市的一位负责人则向记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商场地下超市在安装排风系统之初,为了防止食品味道串到楼上,商场为超市内的食品柜台、餐饮店都安装了专门的风口,加强抽风。但是排风系统用久了,一些面包房的气味就有一点点渗漏出来,飘到了楼上。可没想到这无心插柳的“漏气”效果却一下子使得地下超市的生意红火了起来,一些在商场购物的顾客闻到了烤面包的香气,都会特意跑到负一层超市买面包吃。
声色“陷阱”随处见
实际上,除了食物的香味之外,一些精明的商家还想到了利用音乐、色彩来诱使顾客购买额外的货品。曾在某连锁快餐店从事企划工作的范先生告诉记者,餐厅内播放的音乐都是有讲究的,音乐旋律的快慢都会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就是商场内灯光的配置。明亮的光线会给人以心情舒畅的感觉,同时可以用来突出商品,形成视觉中心,所以人们商场内买衣服时总会觉得颜色很正,买回家之后反而会有一种颜色没有当初购买时纯正的感觉。
感官营销成商家新模式
“
感官营销”是企业经营者在市场营销中,利用人体感官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来创造消费者感知觉体验,从而调动其购买欲望的一种营销模式。香气营销就是感官营销中以味诱人、以情感人的一种情景销售。”江南大学商学院薛老师认为,目前市场竞争中,促销、打折是比较常见的传统模式,香气营销的出现则说明各家都想独辟蹊径创造突围新模式。
根据工商管理学的理论,感官营销可用于区分公司和产品的识别,引发顾客的购买动机与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感官营销式策略是在产品的营销过程中融合了人的感官成分(如基本特征、风格和主题),以引发顾客的美感或兴奋点。也就是说,如果商家能够在实际运营中合理运用感官营销,那么无形中确实会延长人们逛商店的时间,从而使商家获得更大的收益。
装扮“农妇”变“闺秀”卖相好助销农副产品
每个家庭天天要买菜,超市自然不会放弃生鲜商品这一块大
蛋糕。然而,超市的蔬菜、水果整体价格往往比农贸市场要贵至少一到两成。在价格没有优势的情况下,怎么把消费者从农贸市场拉进超市来?大型超市们显然更谙消费心理,比如用柔和灯光让商品看起来更鲜亮、商品陈列更精致、每天推出几款特价蔬菜等等,用点“手腕”,超市的蔬菜、水果销量立马就直追菜场了。
精心包装“农妇”变“闺秀”
家乐福超市保利店的蔬菜、水果区,大约占了一层楼面1/4的面积,旁边还陈列了杂粮、禽蛋、各种肉食等。记者在这里发现,摆放的各种水果都新鲜欲滴,各种蔬菜都翠绿无比,让人忍不住要停下来看一看、摸一摸。但是很多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等买回家再看,怎么看都没先前那么鲜亮了。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原来,每家超市都会特意选用不同的灯光照射不同的商品。所以,你在超市里买到的蔬菜会显得更绿。另外,不少熟食在暖色光的照射下,还会显得像刚出锅似的。除了“色诱”顾客外,现在卖啥产品都讲究个包装,超市生鲜商品也不例外。再普通的蔬菜、水果一包装,“农妇”也能成大家闺秀。记者在超市看到,色彩鲜亮的各种水果堆放在考究的水果筐里,上面悬挂着大幅的招牌,招牌上告示着各种水果的名称、产地、品种和价格。
库尔勒香梨每500克9.8元、大
白菜每500克1.28元、白花菜每500克3元、西兰花每500克6.98元……记者在家乐福超市看到,各种进口的水果标价从每斤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排放在冷冻柜里的包装过的普遍价位每斤过20元。而在蔬菜方面,尽管青菜、生菜、台湾小白菜、莴笋、芹菜每斤售价低于1元,不过,除了这5种蔬菜外,大部分菜的售价并不低。
据了解,大部分消费者也都知道超市的蔬菜、水果价格相对农贸市场较高一点。“价格是高了一点,但我们还是习惯去超市买,觉得这里的菜和水果卖相更好,货源应该也比菜场更放心吧。”这是记者在家乐福超市听到的最多的消费者的反映。
生鲜商品是高利润商品
记者了解到,虽然超市农副产品价格相对日用品来说低很多,但是农产品却是超市里利润率比较高的商品之一。超市里的蔬菜普遍比菜场贵,很多超市的解释是,他们卖的不少是绿色蔬菜,消费者食用更放心;有的超市称他们的菜已经经过一轮初步处理,损耗比农贸市场大,而且包装、陈列也需要成本,价格当然比较贵。
不管超市理由多么有说服力,但其实现在
锡城已经有很多超市的菜和水果实现了直采,成本至少可降两到三成。不过,却不是所有直采品种的零售价格都降了同样的幅度。另外,很多超市所谓的绿色、有机蔬菜是否真的符合标准,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对认证机构的监管力度还有待加强。